蛇类活动规律与冬眠

当环境的气温下降时,蛇利用晒太阳、在温暖的石块上取暖等方式升高体温,直至钻入洞穴冬眠;当环境气温升高,蛇隐蔽于阴凉的场所、石头砖瓦下、水里或钻入洞穴中,使体温下降。可见蛇类在冬眠期生理上出现一系列相适应的特点。据报道,蛇在自然条件下经过冬眠,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

蛇类属于爬行动物,是不完全双循环,故而体内仅产生少量热能,兼之没有完善的保温结构和调温能力,热量容易失散,需要从外界获取热源,属于“外源热”动物。其体温取决于变化着的外界环境的温度,又称为“变温动物”。当环境的气温下降时,蛇利用晒太阳、在温暖的石块上取暖等方式升高体温,直至钻入洞穴冬眠;当环境气温升高,蛇隐蔽于阴凉的场所、石头砖瓦下、水里或钻入洞穴中,使体温下降。皮肤中的色素也起着一定的吸热作用,所以生活在海拔较高地区的蛇,皮肤中黑色素较发达,体色深甚至呈黑色,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

人们往往以为蛇的体温与周围气温相似,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完全正确。确切地说,蛇的体温与它所栖息的介质(如土壤、岩石、树干等)的温度有直接相关。各种蛇类对于环境中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这是由于长期以来蛇在一定的地区生活而形成的。一般来说,蛇活动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C〜30°C,低于10°C时,蛇就不太活动,高于40°C蛇就不能适应。有些毒蛇耐寒性强,如极北蝰、蝮蛇,2°C〜3°C尚可在洞外活动;有的毒蛇耐热力强,如眼镜蛇可在40€的高温下泰然自若。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寒暑变化明显,蛇的活动也表现出季节的差异。一般从春末到冬初为活动时期,蛇在这一期间摄食和繁殖。冬季气温低,蛇一般多在干燥向阳的洞穴、树洞或岩石隙缝中“冬眠”。

冬眠是蛇对于低温条件的一种适应,是蛇类长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遗传特性。不同蛇种冬眠时间不同,如在浙江,烙铁头冬眠期是11月下旬至翌年4月初,而五步蛇的冬眠期则是12月初至翌年3月初。即使同一种蛇,在不同地区由于气温不同,冬眠时间也有差异,如银环蛇在广西南宁(北纬23°左右)于4月初开始出洞,而在浙江杭州(北纬30.2。)要到5月初才开始活动。进入冬眠的先后顺序与性别、年龄有关,首先是雌蛇,然后是雄蛇,最后是幼蛇。

为了成功地冬眠,穴居蛇类和一些具有钻洞习性的蛇类能把洞扩展得更深,但大多数蛇却只能利用天然的裂缝或其他动物造好的洞穴过冬。冬眠场所需要的深度不仅取决于气候和土壤导热率,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如洞口的方向和大小、主要的风势以及植被的性质和数量等。蛇洞往往在向阳坡发现,这是由于蛇类冬眠前常在较温暖的向阳坡晒太阳,接着就在附近找洞过冬的结果。


冬眠期间,蛇类的新陈代谢降至最低水平,依赖所积累的脂肪为营养物缓慢地使用,维持着生命的最低需要。据陈壁辉报道,在芜湖对红点锦蛇(无毒蛇)越冬期间肠系膜上脂肪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发现冬眠期雄蛇消耗了脂肪总量的50.7%,雌蛇消耗了总量的46.4%。又如浙江医科大学对五步蛇成体冬眠前后体重测定,失重率在0.7%〜12.9%,幼蛇失重率更高。关于蛇类冬眠期的生理情况,吴瑞敏曾对福州地区眼镜蛇冬眠前和冬眠期血液某些成分浓度作比较,结果显示:①血糖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在冬眠前显著高于冬眠期,分析认为乃因冬眠前眼镜蛇大量捕食,分解体内贮藏的糖原、蛋白质和体脂而导致血糖和甘油三酯的浓度显著增高,而冬眠期蛇不吃不动,血糖和甘油三酯自然地显著降低。②不论冬眠前或冬眠期,眼镜蛇体内糖原分解产能都是以无氧酵解为主要途径。③冬眠前心率显著加快而冬眠期心率显著减慢,说明代谢水平明显降低。④血液中白细胞数(淋巴细胞为主)冬眠前较冬眠期显著增高。可见蛇类在冬眠期生理上出现一系列相适应的特点。尽管如此,如冬眠前食物量不够,脂肪积累不多抑或个体不够健康、冬眠场所不理想往往造成在过冬时或过冬后死亡。据报道,蛇在自然条件下经过冬眠,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34%〜50%)。

冬眠时,同种或不同种的蛇类数十条乃至数百条群居越冬。群居冬眠可以使温度增高rc〜2°C,并减少水分散失,还有利于翌年春出蛰后增加雌雄交配的机会。在蛇冬眠的洞穴内还发现有蛙、鼠、蜥蜴在一起过冬的现象。在热带,有些蛇不冬眠。冬眠的蛇又可因连续晴天,气温升高而在中午时出洞晒太阳。

春末或初夏,蛇结束冬眠出蛰即寻偶交配,并不摄食,再度消耗体内所储存的脂肪。如果在过冬之前储备脂肪不足,或体弱、有寄生虫病等,往往在出蛰之后经不起活动而死亡。摄食频繁时期是在每年的6月至10月,蛇四处活动寻找食物,这段时间也是蛇伤发生最多的季节。总之,冬眠前后,气温较低,蛇多在白天于洞穴附近活动;夏秋二季,蛇散开寻食;炎热的天气,白天隐匿阴凉处,多于夜间出现。蛇伤的发生与蛇类活动的季节和场所相一致。

上一篇:蛇类的昼夜活动
下一篇:毒蛇的生态学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